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每月心事二零一五年六月號
PopCon - Season 3【電影】- 《飢餓遊戲中的人性》
說到流行藝術,我們不得不提反烏托邦青年電影 (Dystopian films),當中由著名荷里活女星珍妮佛·羅倫斯 (Jennifer Lawrence) 主演的飢餓遊戲 (The Hunger Games) 更是無人不曉的佳作。有人認為這是一部跟年輕人談政治的電影,但其實當中的心理學元素可多了。在這篇章裏,我們會換個角度看看這套風摩年輕人的電影。
飢餓遊戲是一個生死競技賽。每年,施惠國的每一個地區要派出一位少年少女作為貢品參加生死競技遊戲,過程會被電視台全程記錄,並向全國公眾播放。這個遊戲的原意是懲罰及儆戒國民、防止多年前叛亂再次發生。遊戲近乎毫無規矩,殺人亦是唯一取得勝利的方法;因為最後的存活的一對就是勝利者,從此衣食無憂。
根據故事設定,當權者規定所有人民必須參加這場生死遊戲。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即使飢餓遊戲的決戰方法殘酷,挑戰人性底線,甚至犧牲無辜性命,施惠國的人民卻依然服從。事實上,社會心理學家 (Social Psychologists) 對於現實社會中的權威與服從 (Authority and Obedience) 感到耐人尋味,俵俵者如斯坦利·米爾格倫 (Stanley Milgram) 指出人們會傾向服從權威,例如學者和專業人士。在米爾格倫的實驗中,即使參加者明白電擊會對答錯題目的人 (實驗演員) 做成傷害,但大部分的參加者仍然服從實驗施令者的吩咐施予電擊懲罰。觀眾或許會疑惑為何施惠國的人民這麼多年來也沒抗議過這殘酷的遊戲,難道他們眼看歷屆獻上性命的貢品也不覺內疚嗎?除去勝出遊戲的獎勵,此現象跟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有點微妙的關係 (Nadler, Goldberg & Jaffe, 1982)。這是因為在芸芸民眾之中,每個人的身分都不太顯著,繼而產生匿名 (Anonymous) 的感覺,所以每個人自我覺察 (Self-awareness) 的意識變得薄弱,反抗飢餓遊戲的個人責任感亦變得微小,因此民眾不會因為過不去良心而強烈地違抗權威。
在這場殘酷的遊戲中生存絕對不是易事,仔細一看,其實貢品們也巧妙地運用心理學來求存。飢餓遊戲中的貢品所得的資源需依靠國民的贊助,而在比賽中有多大的力量跟對手角力,就視乎得到多少資助。因此,在比賽前夕,都城會有一個開幕禮,讓貢品向公眾宣傳;因此開幕禮中的表現會為觀眾留下一個很深刻的第一印象,也就關鍵性的決定了他們在遊戲中得到的資助。心理學解釋這現象為首因效應 (Primacy effect)。人們通常都會對較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後面的信息實際上是同樣重要,人們亦會以前面的信息來闡釋後面的信息。此外,倘若後面的信息跟前面的存有衝突,人們亦會傾向相信前面的信息。這也就說明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Marshall & Werder, 1972)。試想想:如果在開幕禮的第一印象建立得不好,之後就很容易在比賽中的流言蜚語中失去公眾的支持,得到的資助自然減少,對抗對手的力量也自然大大減少。
作為反烏托邦故事,劇情較負面一點也在所難免;不過這套電影的成功,也賴觀眾能在故事人物之間看到人性光輝的一面。在遊戲中,參賽者通常都會組成聯盟,互相保護,共同對抗其他貢品;比起各自各戰鬥,除了因為可以取長補短外,其實還可以令大家的意志力更堅強。這正是學術界常稱的利他主義(Altruism)。在社會心理學中,這可以用社會交換論 (Social exchange theory) 解釋 (Batson, Ahmad & Stocks, 2011)。事實上,參賽者在互相幫助的同時,能從這聯盟關係中得到個體利益,例如不讓自己孤立而成為最早被攻擊的對象。而在大多數情況,受助的一方亦會因而報答施助者,例如有參賽者因為其他參賽者曾助了自己一把,而在賽後為他犧牲。這種報答性的利他主義從而達到互利互惠的效果。進化心理學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則指出人類天生擁有互相協作的心理特點。自遠古時代,人類祖先已懂得群體狩獵和採摘果實,當遇到野生猛獸襲擊或危害性命的自然災害時,他們會作出無條件行為 (Unconditioned behaviours) 保護部落成員 (Bjorklund & Pellegrini, 2002)。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利他行為對於人類在大自然的物競天擇 (Natural selection) 中存活具有舉足輕重的正面價值(Mccullough & Pedersen, 2013)。在故事開端,凱妮絲 (Katniss Everdeen) 頂替年幼的妹妹成為遊戲的參賽者,正是一種對妹妹無私的愛護所出發的利他行為。而在遊戲中,不幸中毒的凱妮絲得到了十一區的黑人女孩小芸 (Rue) 的悉心照顧,她倆更合作對付卡圖 (Cato) 為首的職業選手團隊,這也是一種利他行為。
故事最動人的一幕莫過於最後兩位倖存者—凱妮絲和比德 (Peeta Mellark),不忍心自相殘殺,於是決定服毒果自殺。但基於遊戲必須有一個倖存者作為勝利者,為怕民眾因此而起義,遊戲設計師唯有改變遊戲規則,讓他們兩位都可以勝出。所以,雖然人經常身處變幻莫測的社會環境,更會時常面對各種環境因素的限制;但千萬不要忘記人是一種別具彈性的物種,我們根底裏的心理特質 (Psychological traits) 能幫助你和我靈活面對周遭的環境。簡單而言,若多給自己一點勇氣,積極面對難關,我們也能像凱妮絲和比德一樣拒絕不妥當的心理制肘,好好掌控自己的命運。
Acknowledgemen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Dr. CHEN Zhansheng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or his very kind advice. With his guidance and support, students are given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psychology in our monthly academic journal.
References:
Batson, C., Ahmad, N., & Stocks, E. L. (2011). Four forms of prosocial motivation: Egoism, altruism, collectivism, and principlism. In D. Dunning, D. Dunning (Eds.), Social motivation. (pp. 103–126).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Bjorklund, D. F., & Pellegrini, A. D. (2002).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n D. F. Bjorklund & A. D. Pellegrini (Eds.), The origins of human nature: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p. 3–10).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arshall, P. H., & P. R. Werder (1972). The effects of the elimination of rehearsal on primacy and recency.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1(5), 649–653.
Mccullough, M. E., & Pedersen, E. J. (2013). The evolution of generosity: how natural selection builds devices for benefit delivery. Social Research, 80 (2), 387-324.
Nadler, A., Goldberg, M., & Jaffe, Y. (1982). Effect of self-differentiation and anonymity in group on deindivid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6), 1127-1136.
Society Room Address
Room 931,
The Jockey Club Tower,
Centennial Campu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ociety Mail Address
Psychology Society,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Road,
Hong Kong
Drop us a message!
Connect with us
Events Cal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