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每月心事二零一五年四月號
PopCon - Season 2 - 《我的多啦A夢》
多啦A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林保全 - 多啦A夢配音員的逝世,喚起了不少人對多啦A夢這套卡通片的回憶。除了他獨特的聲音演繹,多啦A夢這個卡通人物之所以深入民心是因為他有著一個小小的口袋,載了數之不盡的法寶,去幫助每天都會遇上難題的大雄。這一個個依舊的畫面,盛載著香港人對友情的憧憬。
多啦A 夢對大雄而言是最佳夥伴, 他們在生活裡一起玩樂,一起挨罵,一起睡覺。他們這一種相偎相依,經常待在一起的相處模式而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在心理學角度裡稱之為心理學家稱之為接近效應 (Propinquity effect) (Kubitschek & Hallinan, 1998)。這種效應意指透過多互動,增加彼此的了解,發掘相同之處,從而變得親近;加上長久的信任,大家成了彼此心靈上的依靠,因而從而產生出被愛的感覺 (Festinger, 1954)。這種有點超越友情而接近親情的相處,心理學視為依附理論 (Attachment)。
這套卡通有著很多為人熟悉的片段,而最深刻印象的相信就是無論大雄遇上什麼難題,幾番苛求下,多啦A夢都會「心軟」而拔刀相助的畫面。心理學家指出,無條件的幫助是出於同情 (empathy) (Batson, Fultz, & Schoenrade, 1988)。在模仿理論 (Imitation) 中亦指出人會感受到對方的情緒而產生出身同感受的感覺,這份同情驅使我們會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Davis, 1996)。正如多啦A夢同情大雄的遭遇,為了他不再被取笑,為了他的不忿,最後決定出盡不同的法寶去拯救在生活中遇上各種問題的他。
無可否認,幫助人是一種很值得嘉許的美德,但有些時候,我們不會好像多啦A夢一樣,在任何情況下也對大雄伸出援手。我們會錯過了幫助人的機會,甚至令我們忽略身邊等待援助的人。社會心理學家達利和巴斯頓 (Darley & Baston, 1973) 曾進行一個名為「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的實驗 (The Good Samaritan),研究影響人伸出援手的因素。他們首先找來四十名修讀宗教研究的大學生,讓他們填寫一份有關信仰的研究問卷,再分成兩組分別聽取就業前景和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的講座。講座後,學生需按照指定的時間到達另一場地演說自己的講座內容,但途中將會有一位假裝受傷的演員測試他們的反應。研究發現悠閒的人的施助比率比非常匆忙的人高出55%;而準備演說撒瑪利亞人故事的人側比準備演說就業前景的人高出兩倍,兩者的結果均與宗教信仰無關。這下子,你也許會覺得人好像會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助人與否,但更重要的是,擁有著一個「多啦A夢」是多麼難得,多麼可貴。
在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眼中,林保全演活了多啦A夢,演活了這一隻解決萬難的機械貓,更成為了眾多香港人的童年夥伴。一個陪伴自己成長的朋友突然離開,如同把我們童年寄予的感情狠狠的收藏在回憶裡,讓我們惋惜過去的美好。這些惋惜之情,是不捨,還是對友情無疾而終的一種抱憾呢?其實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我們的身邊一直存在著一些「多啦A夢」,每當需要幫助的時候會第一時間想起他。有了他會充滿信心,迎難而上。但日子久了, 我們都會覺得他們的存在是理所當然,而我們生活在一個節奏很快的花花世界裡,面對外界帶來的各種新鮮感,慢慢地就不再重視這一份感情,忘記了他們默默為自己操心這一份愛。
你又有否想過,有一天,「多啦A夢」因為總總原因不再守護著自己,我們才發現了現實的陌生,知道關係的可貴。因此,我們才覺得單純的童年一去不復返。人往往錯過了才懂後悔,然而如果我們心存感恩,學會珍惜這些「多啦A夢」,我們才會少一點遺憾,多一點成長。
Acknowledgemen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Dr. CHEN Zhansheng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or his very kind advice. With his guidance and support, students are given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psychology in our monthly academic journal.
References:
Batson, C. D., Fultz, J., & Schoenrade, P. A. (1988) Empathy, Sadness, and Distress: Three Related but Distinct Vicarious Affective Responses to Another's Suffer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4, 312-325.
Darley, J. M., & Batson, C. D. (1973). “From Jerusalem to Jericho”: A study of situational and dispositional variables in help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1), 100–108.
Davis, M. H. (1996). Empath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CO: Westview Press.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117-40.
Kubitschek, W. N., & Hallinan, M. T. (1998). Tracking and students' friendship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15.
(Photo source: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29/146849.htm)
Society Room Address
Room 931,
The Jockey Club Tower,
Centennial Campu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ociety Mail Address
Psychology Society,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Road,
Hong Kong
Drop us a message!
Connect with us
Events Calender